车辆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Vehicle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207)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继续学习能力,掌握汽车设计、理论和控制等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受到专业的工程实践训练,能够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经历,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包括: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能够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车辆工程领域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能够熟练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考虑法律、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4)具有国际视野,在车辆工程领域能够开展跨学科、跨文化沟通交流,具备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5)具有健康的身心与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持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
(二)毕业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本专业员工在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上需要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汽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于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够应用力学、电学、机械等工程基础知识,针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系统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或原理方程;
1-3:能够对复杂车辆问题的数学模型或原理方程的正确性进行严谨的推理并能够进行求解;
1-4:能够利用与汽车、测试相关工程专业知识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
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判断关键环节、确定影响因素,寻求解决方法,并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
2-2:能够对纸质文献、电子文献与互联网数据等进行检索、整理和归纳,利用工程知识和原理分析车辆工程复杂问题,获得有效的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针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汽车产品、零部件以及制造和装配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汽车产品的规划,并根据规划进行整车设计、性能匹配、总成与各子系统选型,掌握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2:能够综合运用车辆工程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汽车总成与各子系统、零部件以及制造和装配工艺流程,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3:能够在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中考虑安全、舒适、节能、环保、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
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原理,采用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数学建模等科学方法,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信息综合等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原理,对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中相关的背景和关联要素进行调研和分析;
4-2:能够针对所研究的车辆工程问题,应用多学科原理,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3:能够根据所选择的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科学地采集实验数据;
4-4: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对整个研究环节进行评价,并通过多源数据信息的综合,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
在汽车及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中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专业设计和仿真软件、信息技术工具,能够针对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开展计算、测试、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熟悉车辆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5-2:能够针对具体的车辆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判断、分析其结果的有效性,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车辆工程实践和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并理解汽车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车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制约因素,熟悉行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质量管理体系;
6-2:具有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能够分析车辆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同时理解这些因素对工程实施的制约或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基于车辆工程、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和评价汽车研发、制造、检测和运行管理等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给出合理化改进方案。
7-1:能够理解国家、地方关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具备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7-2:能够思考、理解和评价能源消耗、尾气排放、噪声污染等车辆工程实践对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汽车研发、制造、检测和运行管理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哲学、历史和人文素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军事理论和国防知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价值规范,并能在汽车及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中自觉遵守;
8-3:理解车辆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能够在具有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工作,在汽车研发、制造、检测和运行管理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理解不同学科在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的作用和价值,能与团队中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能够在汽车产品生产、设计等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组织、协调能力,有效开展工作。
10. 沟通
能够就车辆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者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与专业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2: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能够应用一门外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车辆工程相关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和掌握一定的市场经济、现代工程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11-2: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将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车辆领域的设计、制造、测试、评估和管理环节。
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正确认识到不断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有自主学习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持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有适应社会和汽车行业发展的能力。
表1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1.工程知识
|
|
√
|
√
|
|
√
|
2.问题分析
|
|
√
|
√
|
|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
√
|
√
|
|
4.研究
|
|
√
|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
√
|
√
|
|
√
|
6.工程与社会
|
√
|
√
|
√
|
|
|
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
|
√
|
√
|
|
|
8.职业规范
|
√
|
√
|
√
|
|
|
9.个人和团队
|
|
|
|
√
|
|
10.沟通
|
|
|
|
√
|
|
11.项目管理
|
√
|
|
|
√
|
|
12.终身学习
|
|
|
|
√
|
√
|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计划总学时为:2457学时+57周,总学分为182.5学分(理论课130.5学分,实践课52学分)。允许员工在 3~6 年内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车辆工程导论、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
主要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及电子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专业实验包含如下内容。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机械基础实验、电子与控制实验、汽车结构与性能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自主创新实验等实验。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金工实习、汽车拆装实习、课程设计、AutoCAD、三维软件设计及应用、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见表2)